夏天制冰的原理 古人夏天是如何制冰的

微信号:8149027
不接反杀,想去别人群里开挂,开不了不用加。
复制微信号

夏天制冰的原理

1. 通过进水阀门,水自动进入一个蓄水槽,然后通过水泵抽水到分流管,分流管将水均匀地流到被低温液态制冷剂冷却后的蒸发器上。

2. 水被冷却至冰点,这些冷却到冰点的水将会凝固变成冰,而没有被蒸发器冻结的水又流入蓄水槽,通过水泵重新开始循环工作。

3. 当冰块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时,进入脱冰状态,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热气通过换向阀引流到蒸发器上,取代低温液态制冷剂。

4. 这样在冰块和蒸发器之间就形成了一层水膜,这层水膜使冰块脱离开蒸发器,冰块靠重力的作用自由地落进下面的储冰槽中。

古人夏天是如何制冰的

没问题!这是我根据资料整理的古人夏天制冰的方法,用口语化的序号形式呈现,重点内容已加粗:

1、最主流:藏冰!冬天囤货夏天用! 这才是古人夏天用冰的主力军!他们老早就知道冰怕热,所以想了个绝招:在冬天最冷的时候,去河里、湖里采集又厚又结实的大冰块

2、深挖洞,广积“冰”:建造超级冰窖! 采来的冰不能随便放,古人会深挖地窖(叫“凌阴”或“冰井”),有的深达十几米!地窖里会做超级隔温处理,铺上厚厚的稻草、糠秕、树叶啥的,冰块放进去后,层层码好,再用厚厚的保温材料(比如稻草席子)严严实实地密封起来,尽量减少热量进入和空气流通。

3、“管理”很重要:专人看管的“冰箱”! 这些冰窖可不是随便挖个坑就完事了。有专门的人员(叫“凌人”)负责管理,定期检查维护,确保冰块能撑过漫长的春夏,直到夏天最热的时候,到那时再打开,取出保存下来的冰块使用,想想看,这得是多大的工程和智慧!

4、黑科技:唐代发明的“硝石制冰”! 除了藏冰,唐朝人还解锁了一项“黑科技”——用硝石(一种矿物,主要成分是硝酸钾)来“造”冰!他们把硝石扔进大盆水里,神奇的事情发生了:硝石溶解时会疯狂吸热,让水温骤降!这时候,把小罐子装的水放进这个大盆里,盆里水结冰难,但小罐子里的水因为降温快,就能结!冰!了!更棒的是,硝石溶解后还能想办法再结晶回收,反复使用,古人这脑洞和动手能力,不服不行!

古人夏天是如何制冰的

5、“进口”冰块: 对于住在不产冰的南方或者特别有钱的人,偶尔也有通过快速运输从寒冷地区运冰的记载,但这成本太高,不是主流。

所以你看,古人夏天想用冰,主要就靠冬天拼命囤货+建造超级隔温地窖,唐朝以后还多了个用硝石“点水成冰”的化学技能,在没有冰箱的年代,能把冰从冬天“留”到夏天,甚至直接“造”出来,这智慧真是杠杠的!

相关问题解答

1、“古代夏天没冰箱,他们咋制冰啊?难道真像电视剧里挖地窖存冰?”

答:哈哈,你猜对了一半!古人确实会提前在冬天采集冰块,存到地下冰窖里(用稻草、树叶隔热),等到夏天再拿出来用,但更绝的是,他们还会用“硝石制冰”——把硝石扔水里会吸热,能让周围的水结冰!唐朝就有贵族这么玩,相当于古代黑科技了~

2、“硝石制冰是啥原理?不会有毒吗?”

答:放心,硝石(主要成分硝酸钾)本身毒性很低,古人只用来降温不直接吃,它的原理超简单:硝石溶解时会疯狂吸热,能把周围水温降到零下!比如把装水的小盆放进硝石溶液里,盆里的水就能结成冰坨子,不过成本高,一般只有土豪用得起。

3、“古代普通人家夏天也能用上冰吗?”

答:穷人家就别想啦!存冰要地窖,制冰要硝石,都是烧钱的活儿,宋朝那会儿,汴京(今开封)的冷饮店卖“冰雪甘草汤”,用的就是冬天存的冰,价格死贵,老百姓最多用井水镇个西瓜,或者扇扇子凑合,哪像咱们现在空调WiFi冰阔落自由!

4、“古人用冰除了吃,还能干啥?”

答:那可太会享受了!皇宫里夏天用冰降温叫“冰鉴”(青铜容器放冰块,冷气循环);唐朝杨贵妃的荔枝,就是快马加鞭+冰块保鲜运来的,还有更卷的——明朝人把果汁冻成冰棍,和现在的冰淇淋差不多!果然为了避暑,古今吃货的智慧是相通的~

本文来自作者[木言]投稿,不代表颐居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jmlxc.cn/life/202506-497.html

(20)
木言的头像木言签约作者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木言的头像
    木言 2025年06月09日

    我是颐居号的签约作者“木言”

  • 木言
    木言 2025年06月09日

    本文概览:夏天制冰的原理1. 通过进水阀门,水自动进入一个蓄水槽,然后通过水泵抽水到分流管,分流管将水均匀地流到被低温液态制冷剂冷却后的蒸发器上。2. 水被冷却至冰点,这些冷却到冰点的水...

  • 木言
    用户060905 2025年06月09日

    文章不错《夏天制冰的原理 古人夏天是如何制冰的》内容很有帮助